意志不堅定的政府官員,常常會收到一些額外的賄賂,以求獲準進行非法采伐;對于企業而言,非法采購的木材可以以較低的價格銷售,從而對合法采購木材的利潤率形成打壓,相較其競爭對手更有市場優勢;而當地居民也能在短期內從非法森林采伐活動中直接獲利。
然而,非法采伐和非法木材貿易會造成嚴重的問題。首先是政府收入的流失,國際刑警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有組織的犯罪集團每年就非法木材相關款項洗錢達300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政府收入流失,因而可投資于社會和公共政策方面的資源更少,造成地區貧窮;其次是非法采伐和非法貿易可能對市場造成扭曲,并降低合法木材的利潤率,形成不正當競爭;最為重要的是非法采伐是一種不可持續的森林管理,造成了森林毀壞,喪失森林提供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
盡管目前市場上已有或正在出現包括森林管理委員會(FSC)和“森林認證體系認可計劃”(PEFC)在內的認證體系,幫助企業遵守全球市場中倡導或強制的合法性要求。然而國際市場木材合法性仍然受到來自各方的挑戰,一方面企業希望有規則要求,但如何履行規則,在全世界范圍內沒有形成明確統一的標準;其次,申請了如FSC、PEFC等的第三方認證,但又不能自動認定其產品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企業證明和追溯每一根原木或每批原材料的合法性是不可能的。
面對以上挑戰,國際木材相關組織機構,應盡快研究制定全球木材通用規則,或簽署國家及協會間木材采伐、運輸、貿易規則、木材等級標準、木材檢驗標準等互認協議,規范世界木材貿易秩序,加快全球木材產業融合。同時,企業不能單純依靠第三方的認證,了解產品來源及其供應鏈對于木材合法性而言也極為重要,應積極建立日常的供應鏈管理體系。通過包括DNA追蹤、纖維分析和條形碼在內的科技手段,協助評估企業產品是否來源于符合相關法律的經營活動,以及木材是否來自可持續管理的森林,提升供應鏈在原材料來源方面的整體透明度。而各消費國、生產國市場之間的雙邊合作,以及自由貿易協定,都是通過合作和對話來解決非法采伐問題的額外努力。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