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根木料為榫頭預留的尺寸是3厘米。鋸路切面是斜的,有一定角度,就可以利用開料之后木頭斜出來的“尖角”做半榫。從節約木料角度講,這樣的一鋸下去,長度上就能省出兩個3厘米來。
利用彎料做家具的彎曲部件,是第二種鋸切優化原則。即鋸切時,留下彎角部位,使自然形成的彎料用作家具中的彎曲部件。家具構成部件中有許多有一定曲度的零部件,如圈椅扶手、官帽椅扶手、有弧度的靠頭、鼓腿膨牙、圓桌桌面邊框、圓凳凳面邊框、羅鍋棖、霸王棖等。這些部件如果利用弧度相匹配的彎料,既能省料,又能讓家具結構更加穩定。
對于彎角角度比較和緩、角度符合彎曲部件要求的彎料,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具體操作方面,從木料平直之處下鋸,不能沒有預先的規劃,而應注意提前考慮好剩余木料的用途、長度。因為通常幾厘米的長度短缺,就能導致整根木料無法使用。這種長度富裕的鋸切原則,也是“長木匠”俗稱的由來。
第三種鋸切優化原則是隨著彎料的彎曲“走勢”,創造性地設計出一種家具部件,從而讓家具變得更為新、奇、特。與其他兩個原則讓木料來適應家具需要不同,這種方案是通過家具的創作性設計,實現彎曲木料的應用。在形制固定的傳統紅木家具中,這種理念基本不可行。但是,對于樣式富于變化、線條注重動感的現代新中式家具,這種理念就會有很大的應用價值。特點鮮明的彎曲木料,不僅提供了可供使用的木材,還能通過動感的自然彎曲,為家具設計提供創作的靈感。這種方案應用于彎曲走勢有特點的、可塑造性強的彎料。
網友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