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彎料變形處理的木材弊端很多,木料的使用壽命也大打折扣。物理處理法中,主要有蒸煮法、高頻電加熱法、微波加熱法等,通過加濕、加熱、加壓等方法使木材軟化化學處理法中,主要有液態氨處理法、氣態氨處理法、尿素處理法、堿液處理法等,通過化學藥品的處理使木材軟化。軟化的木材拉直、定型后再做干燥處理。由于干燥時間延長,木材的廢品率增加,化學處理法還會導致木材變色、塌陷等。
其次,用拉直定型的木料做家具,穩定性會受影響。用物理或化學處理法拉直的木料,在受潮、長期承重的情況下,會在原來彎曲的部位變形,使家具整體受影響。
再次,彎料拉直處理的方法也不符合古典家具的氣質。中國藝術中的道家思想主張主要不要去改變事物固有形狀。所謂“抱樸見素”,只有保持自然物自身的美質,才是真美、至美。紅木資源十分珍貴,紅木家具屬于高端人群的高端消費,但人為改變其固有形狀用作家具部件的做法,在紅木古典家具行業看來,是“侵其德”的行為。
彎曲木料的鋸切原則,不僅僅是一種鋸切優化的方法,這種對彎曲木料的使用理念,背后是一種“物盡其用”、“節約珍視”的思想,在紅木家具行業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它是一種美德,包含著對資源合理利用的觀念、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對產業未來形勢的擔憂。
市場上的彎料價格較低,原因主要是出材率低,買回來不能用就浪費錢。但如果有這種彎料合理應用的意識,掌握最優的鋸切方案方法,就能實現彎料的合理利用。不僅能節約資源,還將在紅木資源日益緊缺的現在觸發新的設計與消費思潮。
網友留言評論